
养蚕观察日记
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,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,这也意味着,又要开始写日记了。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,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蚕观察日记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养蚕观察日记1今年春天我在学校买了20条蚕宝宝和两袋桑叶。
回到家后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蚕宝宝,它们全身都是黑黑的,头上有两个凹出来的小点点,刚开始我以为是蚕宝宝的眼睛。后来看到蚕宝宝用小点点吃桑叶,才知道那是蚕宝宝的嘴巴。蚕宝宝一共有十四只脚,头上有六只,身上有八只。它们实在太小了,我都不敢用手去碰它们。生怕伤到它们。有些蚕宝宝老是往外爬,我就用毛笔把它们扫到桑叶上。
过了几天,蚕宝宝身上的颜色渐渐变白了,纸盒里还有一些奇怪的东西。我非常好奇,它有变色的功能吗?我去网上查了一下,原来它不是变色,而是蜕皮才会变白的。旁边那些奇怪的东西就是它们蜕的皮。随着他们慢慢长大,食量也增大了。每次它们吃完盒子里的桑叶后,就把头转来转去,像在对我说:桑叶呢,你不喂我们吃桑叶,想要饿死我们吗?
渐渐它们的身体变成黄色的,很微弱。不好像以前那么爱动了。我非常担心,以为它们生病了。我就上网查,才知道原来它们要吐丝了。它们在盒子的角落里吐丝把自己包了起来。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放在那里的蚕茧有了动静,只见有两个蚕茧破了一个小口,之后里面爬出来一个蚕蛾。慢慢的',所有的蚕茧都破了,蚕蛾全部出来了。只见蚕蛾两只两的在一起交尾,之后它们产出了很多卵。产完卵后蚕蛾们都慢慢的死去了。
蚕为我们吐了很多丝,让我们制造衣服。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。
养蚕观察日记2我家的蚕宝宝已很肥很大了。自从从奶奶家旅行回来的时候,我和妈妈都惊奇的发现蚕宝宝突然长大了好多好多,吃桑叶的量也大的惊人,一天能够吃好多桑叶。看来,原来长不快都是饿的'啊!
昨天晚上,我惊喜的发现一条最短最瘦的蚕宝宝竟然开始吐丝造茧了。后来我想起来,昨天中午我去看它们的时候,这条蚕宝宝就是昂着头,东看看,西看看,原来它是在找造茧的地方啊。蚕宝宝真聪明啊,它找到了盒子的角落开始吐丝,因为这里有攀附的地方。我叫奶奶过来看,奶奶撕了一小片宣纸,靠在边上。我问奶奶这是干嘛用的,奶奶告诉我这可以让宣纸和盒子角落形成三角支撑啊,她还说,如果有麦杆就好了。
今天早上我一起床,就迫不及待的跑去看蚕宝宝,我看见蚕茧已形成了一个椭圆的球,我发现边上又有一只蚕宝宝在造茧了。昨天我也照着奶奶放了一片宣纸在盒子的另一个角落,蚕宝宝也用上了,我好开心。我看到蚕宝宝吐出的丝在光线的照射下,闪闪发亮。
不知道明天蚕宝宝的茧又会是什么摸样的呢?我好期待!
养蚕观察日记3前几天,李卓楷发了几条蚕宝宝给我们,让我们观察饲养它。昨天,我拿着蚕宝宝回家,发现蚕宝宝半小时就已经把垫在它下面的桑叶吃了个精光,真贪吃啊。我马上打开冰箱取出早前奶奶帮我去农大采摘的桑叶准备喂它吃给,爷爷看到了阻止我说:“宁宁,桑叶冷的时候不能给蚕宝宝吃,因为从冰箱里拿出来一定是冷的,蚕宝宝吃了不适应,就会拉肚子的,生病的噢,你把它放在常温下半个小时再给蚕宝宝吃。”我听了点点头,觉得爷爷说得很对,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?”还对着蚕宝宝说:“蚕宝宝啊,别心急,不是我不给你吃,实在是因为桑叶太冷了,你吃了会生病的。生病很难受的,可能还要挂盐水呢。再等等噢,别急。”就这样我一边做着作业一边对着蚕宝宝自言自语,不一会儿就做完了。看了下时间和桑叶觉得应该有点变暖了,就马上拿起桑叶走到桑宝宝面前,当我把桑叶轻轻的放下去的时候,蚕宝宝似乎知道有东西吃了,都抬起头等着吃。真是好可爱啊。
第二天早晨,我发现一夜不见蚕宝宝突然长大了不少,于是我问爷爷:“爷爷,蚕宝宝有牙齿吗?”“当然有啊,只不过我们看不见而已。”爷爷笑着说。这时我发现有一条最小的蚕宝宝懒洋洋地正抬着头看着我,我在想它肯定想对我说:“小主人谢谢你,我吃得真饱啊,现在好困噢,我要睡觉了,再见。”想着想着我就偷笑。
原来养蚕宝宝是这么有意思的`事啊,不仅能让我学到知识还能让我学会如何照顾小动物呢。期待我的蚕宝宝长大蜕变的那一天。
养蚕观察日记4它全身乳白,笔芯状的身体上长着几乎看不见的嘴,身体两侧长着14条腿。时而啃啃桑叶,时而睡睡大觉,无忧无虑的在塑料盒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。没错,它就是我饲养的'蚕宝宝。
蚕刚到我家里时,在桑叶中几乎看不到它的身影,突然见到一“颗”如黑粒状的东西从桑叶中钻出来,像是与我们玩捉迷藏呢。第二天盒中有几粒蚕砂,这便是它的排泄物。过了几天,蚕儿有笔芯般粗,只见它吐出两根细丝,头仰着用力向前使劲,我吓了一跳,连忙叫来爸爸,他耐心的向我讲解到“蚕儿要蜕皮了,它要脱去旧衣服,换上新衣裳”。一句话的功夫,蚕儿已经离开了旧皮,正躺在桑叶上喘气,我伸出手指,想逗弄它,爸爸阻止了我:“脱皮是蚕儿非常痛苦的事情,假如你现在与它嬉戏,它可能会劳累致死”。我心有余悸的缩回手指。
经过一次次的脱皮,蚕在盒子的顶端吐丝了,渐渐的形成一个茧,它躺在里面休眠。一天天过去,我甚至都要将蚕遗忘了。忽然有一天,我不经意往盒中瞧一瞧,只见一只飞蛾扑打着翅膀站在茧上,我欣喜若狂,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它,它排下一颗颗卵,最后倒在桑叶上。妈妈正巧经过,看着我那哭丧的脸:“孩子,蚕破茧成蝶后, 排完卵,生命就结束了。
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,飞蛾在临死前产下后代,完成生命的延续,这是一种母爱的力量。以后我不再在心底小瞧它,母爱的光辉显得它愈发伟大!
养蚕观察日记5星期五,老师叫我们写一篇《我的蚕宝宝》的周记,我想:我家有那么多的蚕宝宝,写起来肯定得心应手。
一个月前,我就把以前放在家里的'蚕卵拿了出来,然后用棉花把它包起来。过了几天,蚕卵上出现了一个黑点。又过了几天,蚕宝宝出来了,是一个像蚂蚁一样的东西,我以为是什么垃圾,正想扔掉它,我的妈妈大声说:“别扔,这是蚁蚕!”“什么?蚁蚕?”我不明白。妈妈说:“这就是蚕宝宝刚刚出来的样子,我们就把它叫做蚁蚕。”
又过了一个星期,蚕宝宝又长大了不少,身子软绵绵的,头黑黑的,比身体还小,嘴巴是一个小洞,有两颗门牙,是它咀嚼桑叶的。头中间还有一个小洞,是它吐丝用的。它有八对足,走起来一拱一拱的,非常有趣。有一天,我看见蚕宝宝呆在角落里,一动不动。我以为它要死了,赶忙叫来妈妈,说:“妈妈,蚕宝宝不动了!”妈妈笑着说:“它没死,是正在脱皮呢!”“真的?”我有一点不信。妈妈说:“不信你可以看看它会不会从里面出来。”等了几个小时,我发现蚕宝宝的外壳破了一个洞,蚕宝宝从里面爬了出来。“出来了!出来了!”我高兴地叫了起来。
又过了好几天,蚕宝宝又脱了一次皮,现在已经全身变白了。真是一些爱臭美的蚕宝宝呀, ……此处隐藏1751个字……。
xx月xx日 气温27度 星期二
又过了一个星期,蚕宝宝有一些反常,不吃桑叶,有时一动也不动。这就是蚕宝宝要蜕皮的现象。蚕宝宝一般每隔一周蜕皮一次。经过xx次蜕皮之后,蚕宝宝比以前更白、更胖了,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,就不再吃桑叶了,身体也发亮了,这时的蚕宝宝就要开始结茧了。
xx月xx日 气温29度 星期四
一早,为了方便蚕宝宝结茧,我用木棍给蚕宝宝搭了一个架。放学回家,我发现小木棍上有一些凌乱的茧丝,可能是蚕给自己结茧制造的支架吧。没有两天,蚕越来越小,被它吐出的大量的.丝包围住,就这样,蚕茧做好了。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。这就是我所观察到的蚕的生长过程。
养蚕观察日记11星期五,学校举行养蚕活动。老师发给我一些蚕,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在我折的盒子中,带回了家。
一回到家,我便观察起蚕来,它们都是一龄蚕,很小,小的只有10毫米,大的也不过15毫米。我把蚕最爱吃的桑叶剪碎放到盒子里,有一只蚕把头抬向空中,好像闻到了桑叶的味道,果真,它慢慢爬到了桑叶的上面,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,蚕吃桑叶时很有趣,先是找到叶子的边缘,再按一条弧线吃,难怪叶子上会留下半圆形的小洞呢!
我突发奇想,想仔细观察一下蚕,于是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只放在手心上,蚕宝宝对这个陌生的环境很好奇,爬来爬去的,弄得我手心痒痒的,我的手痒得颤抖起来,可蚕宝宝却稳如泰山,我感到很奇怪,想:是不是因为它脚上能分泌很粘的`液体?我拿起蚕宝宝,可手上却没有任何的痕迹。难道因为它脚上有吸盘?我认真观察了蚕宝宝的脚,发现它的脚上果然有吸盘!这样,即使树抖得再厉害,蚕宝宝也依然能够吸在上面!大自然真神奇!
“处处留心皆学问”,看来真对呀!我们一定要留心观察事物,这样才能有新的发现。
养蚕观察日记12有首古诗中写道: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。蚕的一生是最伟大的,它在一生里把所有蚕丝贡献给人类,自己却失去了生命,能不说它伟大吗?在一节科学课上,我发到了几颗蚕卵。几天后,我发现有几颗像蚂蚁一样的小东西把蚕卵咬破以后,就从里面爬了出来。咦,这是什么小东西?我仔细琢磨了一会,他长得像蚂蚁一样,它应该就是老师所说的蚁蚕吧。我拿来几片桑叶,把它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。蚁蚕在我的精心照料下,慢慢的长成三龄惨了,我又高兴,又伤心,令我伤心的是,他们已经中年段了,就快离开我了。使我高兴的是,我再也不用拿片放大镜来观察蚕了,用肉眼看就足够清楚了。蚕分头、胸、腹三个部分,在它的腹部还有几个黑色的小孔,它们可都是蚕的呼吸器官。在蚕靠头的位置还有四对毛茸茸的足,它们可都是帮蚕吃食物的。假如你日夜不停地观察蚕,你会发现它日夜不停地都在吃桑叶,是个名副其实的“大胃王”。如果你静下心来听蚕吃桑叶,就会听到“沙沙”的声音,蚕吃桑叶是按照弧形来吃的'。蚕的一生要退六次皮,也要经历变态最后结茧成蛾。这就是我观察蚕的一生。
名师点评:
文章采用时间的顺序,对蚕生长过程生动而详细的叙述,是本文的一大特色,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敏锐与细致。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一句诗,赞颂了蚕的精神,如果你能在文章的结尾再强调一下,相信文章会更完整。
养蚕观察日记13前几天,李卓楷发了几条蚕宝宝给我们,让我们观察饲养它。昨天,我拿着蚕宝宝回家,发现蚕宝宝半小时就已经把垫在它下面的桑叶吃了个精光,真贪吃啊!我马上打开冰箱取出早前奶奶帮我去农大采摘的桑叶准备喂它吃给,爷爷看到了阻止我说:“宁宁,桑叶冷的时候不能给蚕宝宝吃,因为从冰箱里拿出来一定是冷的',蚕宝宝吃了不适应,就会拉肚子的,生病的噢,你把它放在常温下半个小时再给蚕宝宝吃。”我听了点点头,觉得爷爷说得很对,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?”还对着蚕宝宝说:“蚕宝宝啊,别心急,不是我不给你吃,实在是因为桑叶太冷了,你吃了会生病的。生病很难受的,可能还要挂盐水呢。再等等噢,别急!”就这样我一边做着作业一边对着蚕宝宝自言自语,不一会儿就做完了。看了下时间和桑叶觉得应该有点变暖了,就马上拿起桑叶走到桑宝宝面前,当我把桑叶轻轻的放下去的时候,蚕宝宝似乎知道有东西吃了,都抬起头等着吃。真是好可爱啊!
第二天早晨,我发现一夜不见蚕宝宝突然长大了不少,于是我问爷爷:“爷爷,蚕宝宝有牙齿吗?”“当然有啊,只不过我们看不见而已。”爷爷笑着说。这时我发现有一条最小的蚕宝宝懒洋洋地正抬着头看着我,我在想它肯定想对我说:“小主人谢谢你,我吃得真饱啊,现在好困噢,我要睡觉了,再见!”想着想着我就偷笑。
原来养蚕宝宝是这么有意思的事啊,不仅能让我学到知识还能让我学会如何照顾小动物呢!期待我的蚕宝宝长大蜕变的那一天!
养蚕观察日记14由于我昨天给好几个同班的小伙伴看了我养的蚕的照片,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,他们都跑来我家一瞧究竟。同学走后,我就准备了一个小盒子,决定也要独立养蚕了。并且要和爸爸比一比,看谁养的好。看样子我们家的养蚕活动要升级了。
另外,爸爸养的蚕今天又有了一些变化,最长的一只蚕宝宝已近6mm,从桑叶上咬出的小洞可以看出它们的食量稍大些了。我一时兴起,挑了一大一小两只要求自己养。
过了一会儿,我还想又养一只,于是独立的搬迁了蚕宝宝,首先用手把他弄到桑叶上,弄不下来,我就把蚕丝离远了,另一只我摁住丝,两只手提起来就成了。而我再看看老爸养的蚕,体形较大的蚕宝宝象又褪去一层灰色般显得更白些了,所以从颜色上就很容易分辨出蚕宝宝的三个“年龄”段——颜色最浅、稍显壮实的`是年龄大些的蚕;头部色灰、身体偏黑的蚕宝宝年龄就要小些;年龄最小的蚕混身黑色、看起来也较瘦弱。对较瘦弱的蚕爸爸给予了特殊照顾——挑了较嫩些的叶片,单独放在旁边。等他们强壮些时再和大些的蚕合起来一起养。
养蚕观察日记15我们学校吹来了一股养蚕风,看别的同学养蚕养的头头是道,我也忍不住问同学要了些蚕子。
它们黑黑的比芝麻还要小,静静的躺在一片纸上,与世无争。
我每天都盼望它早点出来,让我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。终于,他钻出来了,出来时,小蚕苗奋力扭动着身子,慢慢地整个身子都出来了,是半棕半黑的,身体总长约是5毫米,在比它大几倍的桑叶上找可口的`食物。
过了几天,小蚕长大了,变成了一厘米的大蚕,每天吃的食物也要很多,把桑叶放里面,一会儿,便吃完了,吃得多,拉的也很多,每天都要清理。但是,小蝅逐渐长大,我辛苦些也有劲。
又过了几个星期,再看它时,它已经变成了大蝅,身体也变成了白色,在桑叶上舒服的漫步,享受生活的快乐。
过了几天,我发现蚕的身体透明了,桑叶吃得很少,我以为蚕快要死了。于是赶紧去问爸爸,爸爸点着我的小鼻子说:“他呀,快结茧了!仔细观察蚕如何结茧,查一下,什么叫作茧自缚。”
放学回家,我一打开蚕盒,就看见了一个蚕茧,于是我大声喊:“结茧了、结茧了。”快活的,像只小白兔,慢慢地蚕茧越来越多,颜色也越来越多,有白的黄的、浅黄的、粉色的——。
我高兴极了,因为,我养蚕养的很成功,并且还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。
文档为doc格式